回忆录《通镇往事》书稿,历时八年,经众多乡党的共同努力,终于撰写编纂完成,可以交付出版社审定了,尽管离正式问世还有一段时间,但总算对家乡父老有了一个初步交代。
2007年秋,我应邀回家乡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参加同乡联谊会年会,在老友王恒璧的鼓励下,正式在会上提出编写故乡往事的动议,未曾想竟得到包括会长雷万春在内的全体与会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这使我顿时感到有了信心和底气,于是便趁热打铁详细提出了我的设想、原则、范围和要求。为此,又召开了一次专门座谈会,讨论编写的具体事宜,当时就有不少老人在座谈会上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种种往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其实,为通海口编写一部回忆录的想法,我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就有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是在通海口度过的,经历过很多痛苦,也享受过不少欢乐,过去所见所闻,时常在脑海里浮现、萦回,总也挥之不去,于是便有了写一本书的冲动。但想到我一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才决定借助集体的力量玉成此事。
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同北京一所高校合作编写一部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大型辞书,每年都要进京审稿,这样便与供职中央直属机关的老乡、老同学王恒璧君有了较多见面机会,我把写故乡往事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当即表示赞同。我们常常连榻夜话,共同回忆小时候在通海口的生活,臧否家乡的人和事。久而久之,我对这部书便有了初步构想。但苦于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分身乏术,无法将构想变成现实,此事只得暂时搁置。一晃又过去了近20年,很多老人已陆续退休,大家都有了较多闲暇,于是这一项目的正式启动便有了时间上的保障。
通海口镇属于湖北省仙桃市,在全国分省地图上能找到,它不过是一个蕞尔小镇。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毫无疑问,通海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尤其是现代,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土改、反革命、抗美援朝、农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等,在这个小镇几乎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将这些如实写出,便具有典型意义和教育作用。当然,本书并不局限于反映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也描写凡人小事、风土民情,这些同样具有认识价值,同样能陶冶性灵。
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正值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书《敌忾篇》所收十篇文章,也算是一份小小的献礼。文章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中国军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抗日事迹。在日本右翼势力仍百般粉饰、不肯承认那段肮脏历史的今天,这些文章所写虽只是一鳞半爪,但仍具有鞭打丑类、警醒世人的意义。
这部书艺术水准如何?这要留待读者去评论。我的本意在于,趁一些经历过很多世事的老人还健在,赶紧为家乡抢救和保存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以供人们温故知新,鉴往知来,并不是要刻意弄出一部惊世骇俗之作,以博取蝇头小利,蜗角虚名。
应该承认,参与写作的人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更没有一位专业作家。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缱绻桑梓之情,拳拳爱国之心,昭昭可鉴,仅此一端,即可告慰先贤,略报家乡父老的多年期盼。
在我加工、编纂这部书稿期间,先后惊悉雷万春、庞生桂、李兴华诸先生已驾鹤西去,未能亲见梓行,不胜悲恸之至!在此谨奉心香一瓣,聊表悼念之忱!